20W单端纯甲类功放

简述:20W单端纯甲类功放电路图,电路十分简单,所用元件很少。符合“简洁至上”的原则,用料普通,易于仿制 最近,好友赠送一幅20W单端纯甲类功放电路图,电路十分简单,所用元件很少。符合“简洁至上”的原则,用料普通,易于仿制,看到好多的发烧友对单端纯甲类功放感兴趣,不敢独享,特撰写此文,与广大的音响发烧友交流。原理图如下所示: 电路原理和设计思路,整机电路可以分为四部分: 输入级:核心电路是由两只BC559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22K对地电阻为三极管的偏置电阻,它的大小同时决定了整个功放的输入电阻。8.2K电阻是差分对管的公共发射极电阻,决定了差分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和本级的静态工作电流。经过输入级放大的电流在流经1K可调电阻时产生的电压信号,直接输送到下一级。 1UF电容是整机的输入电容,其容量的大小和制造材料对音质的影响很大。根据理论计算,1UF的电容与输入电阻22K组成了一个高通滤波电路,它的低端转折频率可以用下式计算:f=1000/(2*3.14*22*1)=7.2HZ。(在过去将放大器的低端频响定位在20HZ时,还是可接受以的。现在数码音源大行其道的今天,看来还是高了一些,低端转折频率定在1HZ以下还是可以接受的。)由于该电容的重要性,一定要选择品质优良的进口音频专用耦合电容,在国产的电容中,新德克的品牌还是值得信任的,经过笔者和朋友的试用,效果令人满意,只是体积稍大了些,在设计电路板时要考虑是否能安装得下。 8.2K电阻决定了输入级的晶体管静态工作电流,可以由下式进行估算(两管值):VCC/8.2K=20/8.2=2.4MA。由于输入级的晶体管静态工作电流对音质有较大的影响,可以调整该电阻的大小来满足自己的要求。(晶体管静态工作电流小,信噪比高,但是音质发干,低音单薄。如果电流大一些,音质温暖,低音厚实,但是晶体管特有的高频噪声和反映在音频内的电流声也会增加,使信噪比下降。本机取2.4MA还是比较合适的。) 电压放大级: 为了简化电路,本机使用一只三极管BD139,采用共射放大电路,还采用了自举电路。 本级的静态电流可以由下式进行估算:VCC/(1.5k+1.5k)=6.8MA。100P的小电容是做频率补偿用的,容量要尽可能的小,如果没有高频自激,可以不用。(当然由于这个小电容的存在对音质有微妙的调节作用,具体怎样处理,看自己的喜好了。) 为了保证大信号输出时的幅度特性和线性,同时又不增加太多的元件,本机采用了自举电路,由100UF电容和两个1.5K电阻的分压电路组成。在音响界对于自举电路的批评较多,认为它是一种正反馈,对音质的负面影响较大。由于本电路的出道年代较早,设计前提是“简洁至上”,也许在这里考虑的不是那么全面。 输出级: 在原理图的上部的两只MJE2955和周边的元件组成了单端纯甲类放大电路,下半部分以两只MJE2955为核心组成了大电流恒流源电路。其恒流电流值就是输出级的静态电流。可以根据下式估算:0.65/0.25=2.6A。(其中的0.65V是硅三极管的发射结的PN结正向导通压降)通过改变0.25电阻阻值的大小可以调整输出级的功放管静态工作电流。 本电路中,要求在8欧负载上有20W的纯甲类输出,2.6A这个电流显得有点大了,实际上有公式可以估算:P=2*I*I*RL,这样一来有大约为1.1A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但是我们的扬声器的阻抗并不是象纯电阻一样保持不变的,有时候在特定的频率和极端的情况下,阻抗可能会降得很低。按照电路的设计如果使用4欧的负载,输出40W的纯甲类也是完全能达到!仅仅这种设计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扬声器阻抗补偿电路: 因为我们采用的扬声器是感性负载,为了使放大器的负载接近纯电阻,在功放的输出端对地一般都有电阻和电容串联的补偿电路,其电阻的阻值和扬声器的标称阻抗相当,电容的取值为0.1UF-0.22UF,这里不再详述。 安装调试注意事项: 电源部分: 由于纯甲类单端功放的共模抑制能力很差,又加之本机的静态电流很大,因此对电源的要求很高,最好采用电感滤波电路,但是对于电感的制作和应用后产生的电磁干扰的处理都很让人头痛,采用稳压电路也是很好的选择,只是成本和散热问题也来了,还是忍痛舍弃吧。最终不得已选择了电容滤波电路,变压器的容量要在1000W以上,次级电压为四线并绕的四组15-18V,电流容量在10A以上,两两串联成两组双电压,分别供给左右声道,整流全桥要选择电流25A以上的,耐压不必太高有200V就足够了。滤波电容的容量每声道正负电源每边不得小于2.2万UF,当然是越大越好了,不过要注意最好用多个小容量的电容并联起来,达到所要求的容量,至于要并联小容量的高频特性好的无极性电容更是必须的。虽然成本增加了,但是效果可是好多了,好在25V的电解电容的价格
搜索电路图
随便看看
  1. 频移键控信号(FSK)发生器电路
  2. 调频(FM)波形发生器电路
  3. 多用FM信号发生器电路
  4. 晶振稳频的调频电路
  5. 用FET的调频无线电路
  6. 180—224kHz载频发生器电路
  7. 独立可调占空比的宽带脉冲发生器电路
  8. 克拉泼信号发生器电路
  9. 用移相法产生SSB信号电路
  10. 线性CMOS振荡器电路
  11. 压频变换电路
  12. 用LM567制作0.1Hz一500kHz信号源电路
  13. VXo电路
  14. 450Hz文氏桥信号发生器电路
  15. 800Hz文氏桥振荡器电路
热门文章
  1. 基于51单片机的电梯控制系统
  2. 大联大世平集团基于onsemi产品的300W超高效能网通电源方案
  3. OPPO又一新机通过认证 拥有6.56英寸打孔屏
  4. 瑞昱Q1或会上调Wi-Fi SoC、以太网芯片报价
  5. 东尼电子:已经有50余台长晶炉完成安装调试
  6. AVR单片机-nRF24L01发送接收程序
  7. 关于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的一些观察
  8. 51单片机入门 - 最小系统设计
  9. 异构集成推动面板制程设备(驱动器)的改变 异构集成(HI)已成为封装技术最新的转折点
新增数据器件
  1. 151258-7322-TY
  2. LFXTAL023479BULK
  3. HTSW-115-08-L-S-LL
  4. 77311-446-11
  5. RJ1210FRE13309R
  6. HTSHCP-148-D-22-530-H-001
  7. X3CPIINANF-24.000000
  8. 2225H0160123MBT
  9. 100P237-25-74-Z-R4-TR
  10. T510E477K025ZGE800
新增视频
  1. 村田顽童的堂妹“村田少女”问世 1
  2. 基础教程:差分放大器以及相关设计软件的基础知识
  3. 基础教程:模数转换器
  4. MCP8024 TQFP电机驱动器评估板
  5. MCP6V0X高精度运算放大器的产品介绍
  6. Microchip XLP超低功耗16位开发板
  7. PIC32在数字音频中的应用
  8. 如何使用Microchip MAPS选择适合你的PIC® MCU
  9. 高效、超低 IQ、42V、2.5A 同步降压型稳压器
  10. 应用于数据中心(DataCenter)的 Smarter Solution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安防电子 汽车电子 手机便携 工业控制 家用电子 医疗电子 测试测量 网络通信 物联网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23号集成电路设计园量子银座1305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1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456号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1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